Our news

  • Imagine Dragons兩年後再訪港 用不鹹不淡國語多謝歌迷「思」

    獨立樂團Imagine Dragons闊別香港兩年幾終於再次光臨,《Imagine Dragons Evolve World Tour Live In Hong Kong》昨晚於亞洲博覽館Arena開騷,現場座無虛席。他們先唱出《I Don’t Know Why》與觀眾熱身,現場隨即進入迷幻氛圍之中。 Imagine Dragons主音Dan Reynolds雖然與港迷兩年無見,但中文依然見得嚇人,他以國語“思思”(謝謝)現場樂迷的支持,隨著他的“思思”引起不少觀眾笑聲。 當唱到2012年Hit爆之作《It’s Time》時,全場觀眾也跟著他們一起大合唱,全場的氣氛也推到高峰。主音Dan在台上表示今次訪港不幸患上感冒,所以在演出期間在台上準備了一杯茶,邊玩邊飲。雖然生病但無阻他的表現,現場氣氛依然high爆。

    READ MORE

  • 張敬軒鄧麗欣默契十足 Ian處男聲演做足功課

    歌手張敬軒、鄧麗欣(Stephy)、Ian(陳卓賢)、女圑Lolly Talk成員Sinnie及黃妍(Cath)特別客串,森美及《十八樓C座》金剛、陳慕賢及朱雪梅等,亦有參與聲演電台廣播劇《微涼之夏》。劇中軒仔及Stephy分別飾演「關Sir」及「葉細細」,一對識於微時的屋邨街坊。 今次是Stephy與軒仔首度合作聲演廣播劇,原來都難倒演戲經驗豐富的Stephy:「我哋嘅故事跨越唔同年代,由1998年到2023年,只能單靠聲線嘅變化,喺好短嘅時間交代唔同年代嘅情節,其實都幾難。當中仲有配音情節,難得見到軒仔扮聲、古靈精怪嘅一面,成件事好好玩。」 軒仔覺得二人再度合作很有默契:「我同Stephy唔係成日見面,但頭先對戲嘅時候,好自然有一份信任,就好似錄醫院嗰場戲,我哋睇到嗰間醫院都係同一Style,唔會一個係英國,一個係香港。我又發現我哋都係風象星座,唔怪得咁有默契。今次錄廣播劇真係好唔夠喉,好想叫編劇月巴加多啲戲份比我同Stephy。」 Ian及Sinnie的故事發生在70年代,Sinnie飾演應屆會考生「黃詩敏」,Ian及Sinnie均做足功課準備今次廣播劇,首次聲演廣播劇的Ian指:「今次演武俠小說作家都幾好玩,我甚少寫小說,但今年出嘅歌背後都會有個故事,同角色都有關聯。故事發生喺70年代,用字就要有番啲年代感,例如『啱啱』會換成『啱先』或者『剛才』。拍劇可以利用表情、肢體動作去配合,廣播劇只係單靠語氣及抑揚頓挫,但過程都幾順利。」 今次是Sinnie第一次與Lolly Talk 以外的人對戲:「我飾演一個有女俠精神嘅會考畢業生,對我嚟講係好大挑戰,所以特別去研究一下70年代嘅人點講嘢,睇咗大事回顧,聽下新聞報道員點報新聞,參考佢哋嘅語氣、助語詞。我除咗會平時字正腔圓,仲會喺句尾加番『呀』、『㗎』,希望比到聽眾70年代嘅感覺。」 黃妍在大學時期修讀新聞與傳理系,今次在廣播劇再演新聞系學生,劇情講述她訪問宣子晴入行,Cath指:「今次廣播劇聲演記者,令我諗番起讀書時期做過一段時間實習記者,成件事好巧合。我本身好鍾意玩廣播劇,錄廣播劇睇唔到樣,只可以利用把聲做表情,要調整自己講嘢嘅節奏同強度,係好有趣好好玩嘅,希望嚟緊都有多啲機會再同其他人一齊玩!」

    READ MORE

  • 張敬軒孖Stephy首度合作不夠喉

    商業電台65週年廣播劇《微涼之夏》進入第三週,張敬軒與鄧麗欣(Stephy)首度合作錄廣播劇,軒仔覺得同屬風象星座的二人好有默契,坦言未夠喉想編劇加戲!此外,眾Hellosss期待已久的Ian陳卓賢亦同時登場,聲演武俠小說作家。 《微涼之夏》第三週(8月19至23日)第11至15集,邀得張敬軒、鄧麗欣、陳卓賢(Ian)、Lolly Talk成員Sinnie及黃妍特別客串。今次是Stephy與軒仔首度合作聲演廣播劇,演戲經驗豐富的她都被難倒,「我嘩嘅故事跨越不同年代,由1998年到2023年,只能單靠聲線嗆變化,喺好短時間內交代不同年代嘅情節,其實都幾難。同是風象星座有默契軒仔表示跟Stephy並不常見面,但很有默契,對戲時好自然有一份信任,「我前都係風象星座,不怪得咁有默契。今次錄廣播劇真係好不夠喉,好想叫編劇月巴加多啲戲份比我同Stephy。首演廣播劇大叫好玩至於Ian和Sinnie聲演的故事,背景是70年代的製衣廠,兩人為廣播劇做足功課,Ian首次聲演廣播劇,飾演武俠小說作家,覺得很好玩,「故事發生喺70年代,用字就要有返啲年代感,例如『啱啱』會換成『啱先』或『剛才』。 Sinnie也大感挑戰,特別研究70年代的人講說話,希望給聽眾70年代感覺。

    READ MORE

  • 劉德華出道40年坦言「我會哭、我很笨」,細數他曾說過的10句人間真實

    1981年很平凡的一天,我們認識了注定不平凡的劉德華。 劉德華出道40年,他在抖音上上傳了一則影片,一身米色居家服、一臉的歲月靜好:「不是慶祝紅了40年,而是慶祝認認真真地工作40年。」在1981年平凡的一天,我們認識了劉德華這個名字。從《神鵰俠諧波》到《天若有情》,他俊美的外表迷惑了我們的心。 「我只是努力工作40年的笨小孩」隨著時間流逝,我們眼中的男神不斷更迭,但華仔始終有個小位置。只要是有他的《無間道》、《拆彈專家》,總是心底那部無可取代的經典。 劉德華說,自己是個普通人,甚至覺得自己被神化了。但在洗淨鉛華之後,還有人性中的謙卑溫柔,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。以下盤點華仔出道40年,曾說過10句人間真實。 「我或許達不到自己所定的要求,但那個要求一定要存在,哪怕我一輩子也做不到。」 「太懂事的人最累。」 「當命運在谷底的時候,每一個動作都是往上的。」「天賦不是你可以選擇的,但努力是可以選擇的。」 「每個人對你好,都不是義務。所以要珍惜,每一個對你好的人。」「人只要不生病,錢慢慢賺就好。」 「什麼時候『準時』變成一個優點了?這不是應該的嗎?」 「有底線不是自私,有原則不是固執。」 「能說出來的痛不是真痛,看不到的痛才是最痛。」「如果你不了解,就不要說話。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。」

    READ MORE

  • 傳奇天王劉德華的9個故事!百年一遇的不敗男神,和老婆朱麗蒨一見鍾情寫下愛情典範,「十項全能」的人生哲學必須筆記

    「我電影有沒有第一?我沒有。唱歌有第一嗎?沒有,我兩樣都是第二名,不過就像十項全能一樣,加起來我就第一名了!」 鮮肉小生年年有,百年一遇劉德華。超級天王劉德華宣告將登上台北小巨蛋連唱4天,再次引起轟動。62歲的他1980年加入電視藝員訓練班,如今成為演藝圈屹立不搖的神話,作家李維菁說:「這世界上就是有這種人,時間是站在他那邊的。」 「年少的我沒法子喜歡劉德華……」作家李維菁在〈香港有個劉德華〉一文中這麼描述,「多年之後看了《無間道》突然愣住,那一刻我才驚覺,不知什麼時候,劉德華成為一個優秀的演員了!」 「你一定知道這類人,覺得在人情逆流沖擊下,他撐不過5年就會知難而退,但5年之後他還在……以攀岩般的意志與強大抓地力站了許多年。你覺得他不行不夠的,他沒有別的,就是用苦練拚給你看,唱歌不好就練,你也被那種扎扎實實經由累積而得的自信嚇了一跳。」 劉德華傳奇1:《神鵰俠侶》一舉成名 17歲(1980年)那年,劉德華報名第10期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,同學有梁家輝、黃耀明、徐錦江,而梁朝偉、周星馳是他的學弟。1982年的《香港香港之江湖再見》首見他演出,1983年擔任男主的電視劇《神鵰俠侶》讓他紅遍中港台。 劉德華傳奇2:認真的金馬獎影帝年輕時,劉德華憑帥氣的臉龐圈粉無數, 他拍了上百部片,最終由偶像成功轉型成演技派,以《無間道III 終極無間》與《桃姐》拿下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奬。 他坦承拍過很多好的電影,但同時也拍了很多不好的電影:「在電影上面,你從來沒有看到我不認真過,你看到的基本是我的努力。認真努力的話,沒有人會怪我。如果有人怪你不認真、不用心的話,就差不多了,你就可以回家了!」 劉德華傳奇3:本名叫「劉福榮」?娛樂圈一直流傳「劉德華」只是藝名,他的本名是「劉福榮」。劉德華本人曾在《魯豫有約》與 《康熙來了》公開澄清出生時就叫「劉德華」。他笑說因為怕綁架,上學時改了名字,所以「劉福榮」只是中學時的學名。17歲參加藝員訓練班的報名表上,填的姓名就是「劉德華」。 他希望「劉德華」3個字代表的是積極、敬業、勤奮、正能量:「永遠相信有進步的空間,就有興趣和動力做到永不停息。」 劉德華傳奇4:20年的「影子情人」 成功的男人背後,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,劉德華太太朱麗蒨便是這些偉大女人之一。朱麗蒨出生於馬來西亞的富裕家庭,朱父在當地經營海鮮餐廳。1987年,劉德華跟著香港明星足球隊到馬來西亞舉行友誼賽,在資深媒體人葉嘯的安排介紹下,身為迷妹的朱麗蒨見到偶像,差4歲的兩人一見鍾情,隨即展開20多年的地下戀情,直到2009年女方的父親過世,劉德華以女婿身分奔喪,關係才正式曝光。 朱麗蒨願意做劉德華背後的「影子情人」讓人動容,而劉德華的專情同樣也很感人。劉德華說,真正的浪漫是兩個人在一起時,什麼也不幹仍覺得很幸福。浪漫不在於做什麼,而在於跟誰在一起。「對我來說,每天睜開眼就看到所愛的人便很浪漫!」 2012年,劉德華迎來寶貝女兒劉向蕙(Hanna)。曾有媒體問劉德華,人生什麼東西都有了,是不是都沒煩惱了?他笑回:「怎麼會沒煩惱?我是『劉煩惱』!」原來輔導女兒做功課時就有煩惱啦!不過他自認是「Yes Daddy」,很寵女兒,12歲的劉向蕙不只遺傳父母的高顏值,同時擁有極高的音樂造詣。 劉德華傳奇6:不演壞人角色? 劉德華憑《無間道III 終極無間》 拿到金馬獎影帝,但他坦言,年輕時常婉拒反派角色,因為當時是不少年輕人的偶像,自己有社會責任。 「很多年輕人以我為模範,我希望年輕人不要因為我做黑社會,這是當時自己給自己的社會責任。在他們的世界,我不是演技派,如果是演技派,他們會覺得我在演戲。現在大家接受我是演技派,我的選擇便多了,現在我的壞,大家會知道那是在表演一個角色。」 劉德華傳奇7:天王不會唱歌?在1990年代的香港樂壇,劉德華與張學友、黎明、郭富城並列「四大天王」,代表作有〈忘情水〉 、〈冰雨〉、〈來生緣〉。劉德華回憶第一次演唱會是與林憶蓮、杜德偉、劉美君合辦,他稱讚其他3位都非常會唱歌。 「我現在回頭看了一下,覺得自己真的不能唱。」 他笑說,「我開始唱的時候,電台大概覺得我的音樂不夠好,所以沒怎麼播,我沒生氣,只是覺得不可能讓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喜歡你,那我就默默在唱,為喜歡我的人唱。」 「我覺得我是一個運氣很好的人,因為碰到的人都很用心去教我,而且不會覺得我笨。我天分不夠,人家排3天,我需要排3個禮拜,真的!我滿幸運的,一個人做了那麼多年,大家還是那麼支持,鏡頭後面的所有人都是我的推動力。」 劉德華傳奇8:平時吃飯嗎? 劉德華出道40多年來,依舊保持完美身材,甚至有粉絲問他平時吃飯嗎?他之前接受訪問時表示,每天早上都吃麥片加優酪乳,吃了大概30年。3餐基本上吃低脂高蛋白的水煮雞胸肉,晚餐則以蔬菜為主。被問到天天吃不會膩嗎?他回答:「怎麼會不膩?每次快膩的時候,拉起衣服看看自己的腹肌,就又有了新的動力了!」 劉德華傳奇9:「十項全能」的人生哲學劉德華以「十項全能」來解釋他的人生哲學:「我跑步100公尺不能跑第一,後來發現自己單項贏不了,可是卻可以在十項全能中勝出。」 「我電影有沒有第一?我沒有。唱歌有第一嗎?沒有,我兩樣都是第二名,不過就像十項全能一樣,加起來我就第一名了!」永遠的劉天王期許70歲仍能站在舞台上與大家見面!

    READ MORE

  • 關於香港「第五天王」,你可能不知道的四件事

    對出生於1980年代末的筆者而言,「李克勤」多年來都僅是一個「不時會出現,卻從未深入了解」的名字。有時掐指算算年份,會想「這大概已經是上一輩的歌手了吧」,但他歌迷之廣泛、日常之活躍、狀態之年輕,又令橙子君納悶:他到底具有怎樣的魅力,才能幾十年長青樂壇? 最近,李克勤在紅館舉行的「慶祝成立三十週年」演唱會,原定9月5日至8日舉行,誰知一推出便獲得熱烈反響,經加場三次,最終定下演出日期為9月3日至11日,每日一場。前幾天的場次中,李克勤已分別邀來鄭秀文、周慧敏、葉倩文、李玟、鄺美雲等一眾大咖助陣,親臨現場的觀眾亦一片讚好。今晚將是演唱會的尾場,不知他又會使出怎樣的「絕招」以饗觀眾呢? 等待尾場演出前,筆者想帶大家深入這位香港「第五天王」出道三十年間的點滴。如果你因為喜歡他的某些歌而正打算成為粉絲,相信這些故事能省去你不少功夫。而下面提到的很多內容,或許歌迷也未必了解呢。 《紅日》與《月半小夜曲》的誕生 三十年前,李克勤推出他的第二張專輯《命運符號》時,在當中收錄了一首改編自河合奈保子作曲及演唱的《ハー フムーン·セレナーデ》、中文版名為《月半小夜曲》的歌,由向雪懷填詞。雖然如今這首歌早已紅遍大江南北,甚至成為KTV必點曲目,但在當時卻未能激起什麼水花,整張專輯也只賣到了一萬張。 後來這首歌在粵語地區逐漸有了知名度,以至「幾乎無人不曉」,但對國語聽眾來說依然有些陌生。讓它真正大紅大紫的,是2014年第三季《中國好聲音》的學員陳樂基。他在好聲音舞台上演唱自己的改編版本,不少人覺得驚艷,也有評論稱他把《月半小夜曲》變成了《月半小狼人》……雖然對於音樂的審美仁者見仁,不過在推廣這首歌上他的確功不可沒。 來聽聽陳樂基的版本,看看是這版還是原版更打動你? 誕生於1992年的《紅日》同樣是改編曲目,原版為立川俊之《最重要的事》,由李克勤本人填詞。這首歌推出時即紅遍全城,還獲得當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的最佳音樂錄影帶演繹獎,直到今天都是首屈一指的勵志曲目。 筆者覺得這首歌有種特別的魅力:不管聽多少次,每次它的前奏響起,便覺得整個人振奮起來,感覺被注入了力量。後半段越唱越快的處理,有趣之餘也更有力度。 內地的不少活動和節目也很愛使用《紅日》這首歌,讓筆者印象深刻的,一是2007年快樂男聲比賽中,廣東選手俞灝明演唱時high爆全場,二是在趙薇導演的電影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》中,女主鄭微一個人沖上舞台唱著這首歌蹦蹦跳跳,台下的一幫大學生也被點燃了…… 不過,這些一定都比不過2007年李克勤在《龍聲鼓舞-萬人青年音樂會》上的版本——當日高潮環節《鼓樂飛揚》中,他配合20多位專業鼓手及10,000名兩岸四地的中、小學生獻唱《紅日》,這項表演甚至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中。 好聽又好吃的「左麟右李」 2002年2月,李克勤在紅館舉辦《李克勤情情塔塔演唱會》,緊接著便是譚詠麟的《港樂 Alan Live》。兩個演唱會同樣反應熱烈需要加場,二人為省事,決定一同召開記者招待會宣佈消息。當時有記者看到《譚詠麟李克勤演唱會記者招待會》這一標題,笑稱以為二人要一起開演唱會,誰知二人將錯就錯形成「組合」,而從2003年開始,「左麟右李」已經攜手走過了14年。 譚詠麟曾經是少年李克勤的偶像,1985年李克勤參加《第二屆全港十九區業餘歌唱比賽》時,便選唱了譚詠麟的《霧之戀》,並以其獲得冠軍。多年以後,二人從粉絲偶像變成朋友,甚至如親人般親近,工作上的配合亦是滴水不漏。 「左麟右李」演唱會2003年推出時便掀起熱潮,當年在香港的演唱會兩度加場至18場之多。其後,二人還分別於2004年、2009年與2013年攜手合作舉辦巡迴演唱會,「左麟右李」的名聲也越來越響。 譚詠麟曾經覺得「不可能唱一輩子歌,退休了便賣雲吞麵」。2012年,他的「夢想」成真。藉「左麟右李」演唱會系列的熱度,李克勤和他共同開設了粥麵小菜專門店「左麟右李」。筆者曾光顧,覺得味道還不錯。 《南都娛樂周刊》報道,每次開完演唱會後,餐廳都會排長隊,因為譚詠麟總是在演唱會上放話「憑演唱會票根就可以免費吃麵!」校長放豪言容易,可苦了當值的廚師呀。 在《南都娛樂周刊》的訪問中,譚詠麟還透露稱,演唱會翌日,他常會打電話約李克勤起床吃早飯,即使李克勤賴床,他也會堅持打到對方起來為止,從二人的互動看來,「左麟右李」的關係的確非常親密呀。 和容祖兒擦出奇妙火花 老實說,雖然唱功無可指摘,但筆者對李克勤的唱腔並不是特別感冒……如果不看歌詞,很多歌可能就平平淡淡從耳畔擦過了。但神奇的是,李克勤一碰到容祖兒,兩人的聲音就產生了1+1>2的奇妙效果,而歌中的每一個音符也仿佛被注入了魔法,令人過耳難忘。 兩人的兩次大型合作,分別在2004年與2015年,兩人各自演繹對方的歌,加上合唱版和聲的效果簡直美妙極了。據說在2004年前,兩人還並不熟悉,但兩次演唱會合作後,二人逐漸成為好友,私下裡容祖兒還常常去李克勤家裡作客。 筆者最愛他們合作的《世界真細小》,歌曲講述前度相見的故事,由黃偉文填詞,纏綿悱惻。總被稱「兄妹」的二人,唱起情歌來還是相當合拍。 近年容祖兒和李克勤都有北上工作,而容祖兒參加去年的《我是歌手4》,便少不了老友的「蠱惑」。至於《我是歌手》,接下來我們慢慢聊。 從《蒙面歌王》到《我是歌手》 內地觀眾在屏幕上看到李克勤的機會,這兩年好像突然多了不少。先是2015年,他戴著「白稜鏡」面具,代表香港出戰江蘇衛視的《蒙面歌王》,並一舉拿下首集冠軍,成為歌王;再是2016年,他成為《我是歌手》節目中,繼古巨基之後第二位來自香港的首發歌手兼主持。 節目中的表現,或許視頻片段更有說服力: 李克勤演唱《富士山下》,出場時還被現場嘉賓猜測是「小鮮肉」,想必他當時會躲在面具後面偷笑吧。 李克勤還參加了去年湖南衛視的《我想和你唱》,與素人同台演唱經典曲目。 出道三十年的經歷,寥寥兩千字實難說盡。你不知道的李克勤,可能還有很多,比如他為妻子——1992年香港小姐冠軍盧淑儀——寫了很多歌,兩人更在他的演唱會因一首《在我身邊》淚盈於睫,一路以來恩愛滿分;比如他還是一位足球評述員,曾多次為TVB主持世界盃足球賽事,就連婚紗照都是在英國曼聯奧脫福球場拍攝…… 從未能進入「四大天王」到變成「新四大天王」,從低潮到回溫甚至再度走紅,李克勤不斷向喜歡他的人證明,幸運女神並不會錯過勤勉努力的人。 今晚李克勤出道三十周年演唱會的最後一場,你最想聽到哪首歌,最想聽到他說什麼?無論是尋找集體回憶還是新近為他著迷,相信都有一個美好夜晚等你享受。

    READ MORE

  • 張敬軒 Hins Cheung:「我覺得好像這個地方,它需要很多愛。」

    作為香港樂壇的領軍人物,張敬軒花了20多年時間去獲得樂迷的認同。他對香港的愛,還有他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,都是有目共睹。他是香港故事的一個標記,他的歌聲一直陪伴着城市裏的你和我度過每一個時刻。 VOGUE HK: 今天拍攝地點江夏圍給你甚麼感覺?Hins Cheung: 其實我經常喜歡看保育Project,我自己很喜歡旅行,我覺得這個城市最Charming的地方就是它的過去,和我們每個人一樣,會因為過去而成為現在的人。像江夏圍這種屬於三級歷史建築,業主經過諮詢沒有人反對是可以拆的,在寸金尺土的北區,他們(恒基兆業)卻沒有這樣做。像我們做文化、娛樂、音樂藝術,十分講求尊重,對建築、歷史、藝術保持謙卑和尊重態度,新一輩或許更有批判精神,但我自己喜歡在舊的歷史和審美中汲取新的東西 。 VOGUE HK: 你非常喜歡歷史,對香港歷史建築、傳統文化有甚麼考究/認識?Hins Cheung: 我從小到大都喜歡歷史,尤其沉迷20到50年代的東西。其實香港和廣州很相近,香港曾經是殖民地,廣州過去也有租界,過去有很多歐洲建築。香港是一個比廣州中西文化交匯歷史更悠久的城市,在西方文化融合的衝擊更多,也能見到其華洋矛盾之處,但也出現很多很美的地方,像中西合璧的建築、茶餐廳的奶油多⋯⋯其實你不輕易在世界見到這樣的城市。 VOGUE HK: 如何形容你對香港的感情?香港這地方對你來說有何意義?Hins Cheung: 是屋企,第二個家,但我花了很多時間培養家的感覺。1996年第一次來香港,我還在中學,我記得夜晚走過中環金鐘一帶,以前大廈外牆會打燈,射燈的燈光射進雲層,我很記得上到太平山的凌霄閣,我和我媽說「原來香港真的是不夜天,天真的是亮的。」原來這個世界真的有不夜天。到2002年在香港工作,發現原來做遊客和在這裏生活是兩回事,從Outsider變成Insider,也發現這座城市好和不好。要花時間適應這裏的工作節奏和細微的生活習慣,所有都要重新學習。 VOGUE HK: 甚麼時候你覺得自己真正成為香港人,以香港為家?Hins Cheung: 在香港樂壇受到的認可,讓我不覺得自己是Outsider。生活上,我習慣得很快,我初來的時候,很多事情都很不同。以前沒那麼忙,那時候經理人會帶我去看香港人知而不知的東西。所以對香港的感情,是事業上的肯定,對這裏有歸屬感,有時在外地公幹自己會很想快點回來。總的來說,香港所有都是最好、最方便,去過所謂世界最好的城市,我還是覺得香港最「正」。 VOGUE HK: 你最喜歡香港的甚麼部分?Hins Cheung: 在大部分外國人眼中,上海和香港很相似,都經歷過紙醉金迷、夜夜笙歌的年代,但我覺得香港Charming的地方是因為香港人。我覺得廣府人有一種「硬頸」,不喜歡轉彎抹角,很直接。我喜歡香港比其他亞洲城市更有一說一,有二說二,香港人喜歡就是喜歡,不喜歡就是不喜歡,我覺得很舒服。我認為香港的城市性格是由這個城市的人造成,喜歡怎樣就怎樣。 VOGUE HK: 入行至今,對你來說有沒有一個最重要的時刻?Hins Cheung: 工作上,是第一次上紅館。2008年之前,我都是在珠三角和香港來回走,2008年之後就主要留在香港,因為我覺得開演唱會有一種認受性,我應該花多點時間在這裏。生活上,當我住滿10年拿到身份證時——我記得在入境事務處,我在窗口拿到身份證,職員說可以走了,我轉頭就流淚了。那是一個人生的轉變,不是說捱得辛苦,而是在人生的一個轉捩點,放低一個城市、從小到大的身份,在新的城市生活,突然覺得生活起了變化,自己對自己城市認同的變化,這一刻我非常記得。 VOGUE HK: 你認為你的音樂可以給他人與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?Hins Cheung: 我不知道,我覺得我不是Pioneer或Trend leader條命,不是某個年代的先鋒。我希望自己成為陪伴者。我覺得這是我的價值,希望我的歌、表演、我的存在,能為人們在生活、音樂上帶來一些陪伴。 VOGUE HK: 你怎麼看香港流行音樂文化在這20年間的變遷?Hins Cheung: 有變也沒變。像Tyson、家謙、Jeffrey、嘉豪他們做的新的音樂,為新一代香港樂壇帶來新的景象和衝擊。從來香港樂壇需要自己的養分,它不和外面掛鉤。我覺得其實廣東歌最重要是打動人心。在香港做音樂就是向外望,但也要知道這裏人們的生活脈搏,做一些和他們有關的東西。 VOGUE HK: 在你心目中,香港精神是甚麼?如何延續下去?Hins Cheung: 我覺得香港人的堅毅是其他華人地區、城市不多有的。我想這和漁村文化有關,「係咁㗎啦,都要過㗎,繼續囉」, 好幾代香港人都堅守在這裏發展。第二是變通、靈活。 VOGUE HK: 有甚麼話對香港人說?Hins Cheung: 在這個時間,特別疫情過後,我覺得好像這個地方,它需要很多愛,不只是錢。錢可以拆掉這幢建築物,但對着它值得我們用愛⋯⋯Stay and…

    READ MORE

  • 劉德華太猛!辦4場演唱會「狂吸24億觀光財」 驚人效益公開

    62歲天王劉德華(華仔)舉辦「今天⋯is the Day」世界巡迴演唱會,10月底起一連4天將在台北小巨蛋開唱,目前完成成都場演出的他,為當地的經濟以及觀光帶來驚人效應,4場唱完竟幫助成都帶財高達5.4億元人民幣(約24.6億元台幣)。 劉德華8月9日至12日在成都開唱,吸引逾5.2萬人次搶看,門票更是一票難求,根據陸媒指出,華仔此次成都開唱,跨城追星的民眾佔65%,所到之處帶動消費與觀光,4場次就創造5.4億觀光財,而他此套巡演在大陸共有8城市、36場次,將在大陸市場創造出驚人的「華仔經濟學」。 另外,劉德華昨(16)日起移師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開唱,將在當地舉辦6場次,許久未到杭州開唱的他難掩興奮,開心高喊:「我來了,等了好久了,我們不管了,從這一秒起我們就瘋,瘋狂地唱,唱到最後一首好嗎?只要你們陪我瘋一起瘋,今晚你們說了算!」讓全場歌迷激動高喊「好」。 隨後他也虧歌迷很好騙,「就這樣說一說,你們就相信了」,面對滿場粉絲高喊「我愛你」,讓他開心回喊「我太愛你們了」,更選唱〈謝謝你的愛〉來回應歌迷的熱情。

    READ MORE

  • 62歲劉德華「急速老化!」私下滿頭白髮、臉冒皺紋 網嚇:歲月不饒人

    62歲香港四大天王劉德華至今已出道40多年,不但能唱能演、敬業勤奮,作風還相當親民不耍大牌,深受廣大粉絲及圈內人士的肯定,堪稱跨世代的偶像。不過劉德華近日卻被網友拍到「私下崩壞照」,畫面中的他不僅滿頭白髮,還戴著眼鏡,臉上冒出皺紋,看來蒼老了不少,讓許多網友嚇壞:「歲月不饒人」。 劉德華自身管理十分嚴格,多年來外貌與身形都保養得宜,不過近日卻意外被網友拍到私下老態的模樣,讓粉絲嚇了好大一跳。從照片中可見,劉德華身穿灰色帽T,不僅滿頭白髮,臉上冒出皺紋,還戴著眼鏡,看起來無比滄桑,整體感覺看上去就像大叔,與他平時在螢光幕前的狀態有很大的差別。照片一出,立刻引發許多網友熱議:「歲月不饒人」、「四大天王都老了」,但多網友認為劉德華變老了仍然顏值高,是另一種帥哥,絕對是得天獨厚。 另一方面,劉德華《今天is the day巡迴演唱會2024》已完成了22場演出,得到許多粉絲的正能量,讓他笑說相信70歲仍可站在台上跟大家見面。雖然超過5年沒有舉辦演唱會,但華仔的體力一點都不差,對於每次演出都感到不捨說:「開心的時間真的過得好快,36場演唱會已經唱了超過一半,接下來還有更多跟fans觀眾在場館開心的時刻。」

    READ MORE

  • 時代少年團出道兩週年,18樓玄學再次靈驗,少年將並肩行走

    2023年的1月25日時代少年團頂著壓力和希望出道了, 今天是他們出道兩週年的日子。他們也在這兩年光速成長,專業能力越來越強大,也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他們。 TNT由馬嘉祺、丁程鑫、宋亞軒、劉耀文、張真源、嚴浩翔、賀峻霖七人組成,其中馬嘉祺為TNT時代少年團隊長。 時代峰峻當年在推出二代團時,其實最開始策劃的並不是七人團,而是五人團。當時二代練習生準備出道戰時,可被意外打破,最後由公司選定五人出道,其他練習生都被秘密的送回了家。可是五人團沒有激起大火花,成立不到一年後解散重組。之後選定七位練習生參加了《颱風變身之戰》,之後分組比賽由隊長決定淘汰誰,馬嘉祺和丁程鑫分別是兩隊的隊長,他們是一起訓練長大的朋友,沒有人想再一次的經歷離別。於是他們不同意淘汰,最後節目組因為他們意見堅決,由粉絲決定最終成立七人團還是五人團,之後七人團獲勝,他們七個組成時代少年團一起出道。 2023年1月23日在重慶舉辦了他們的出道和新歌首唱會,他們七個穿著和小時候相似的衣服,表演者和小時候一樣的節目,背景是小時候的他們,台上是長大後的他們,每一個細節都顯示了他們在長大了。他們不在是小時候的小豆丁了,他們屬於養成系組合,許多粉絲也是看著他們長大的,看著他們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才站上了舞台。他們一起摁下了那個鍵,也寓意著他們將開啟他們的時代。 他們在這兩年裡一直都未停下腳步,一直在向前奔跑。他們的歌曲多次登上了榜單,他們也登上了2023牛年舞台,和許多前輩一起表演節目。他們在今年上半年也出了屬於自己的專輯《舞象之年》,這張專輯時他們的首張專輯,包裝是爆米花桶的樣子,爆米花也是他們粉絲的名字。這個包裝在平台上剛發佈時就不斷有網友表示不好看,可是在開售之後,它的銷售額還是以驚人的速度增長,在開售7分鐘的時候就破了5000萬,在119歌小時之後它的銷售額破了億。這個成績對於當時成立不到一年多的新偶像組合,這毫無疑問是成功的。 他們的粉絲越來越多,也有更多人開始認識他們,而他們官博的粉絲今天也到了777萬(雖然現在還在上漲)。網路上一直流傳著18樓玄學,稱每一個重大事件好像都是有預示的,像那根永遠點不著的蠟燭,和成團兩週年的777萬,這也預示著他們會越來越成功,也會一直在一起。像小宋從廣州來到重慶,像浩翔重新回家,他們不管經歷過什麼,最後都走到了一起。 希望TNT時代少年團可以發展的越來越好,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認識他們。

    READ MORE

0
    0
    我的購票車
    你的購票車是空的返回 Ticketbuyno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