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C張天賦 🐉澳門演唱會|倫敦人綜藝館

MC張天賦很少干預填詞人?「我更享受代入別人的故事」

Posted by:

|

On:

|

「MC 的想法(上集)」

「MC 好可憐,小時候都沒有 MC 可以聽。」

這句話當然需要帶點幽默感理解,但要認真討論的話,MC 小時候當然也有以前的 “MC” 可以聽。出道4年就得到各地觀眾喜愛和業内人士欣賞,唱起各類曲風都恰到好處的他不禁令人好奇,到底他小時候是聽什麽歌長大?創作時又受誰的影響最多?作品又有什麽訊息想表達?

一連兩回,呈現你未必了解過的 @mcheung1201。

追本溯源,MC 小時候第一次接觸音樂,正是電視劇主題曲。後來在溫哥華,家裏放著三張專輯——周杰倫、任賢齊和一張英文歌合輯。日夜聽專輯的習慣,也延續到開始擁有 MP3 的少年時期。「例如當時我聽古巨基和張敬軒的整張專輯,誇張到機不離身,一放學就聽,睡覺也聽,不停循環。」

自言當時在發掘不同類型音樂的 MC,後來才發現聽得比較多的是 Hip Hop。「例如 50 Cent、LMF、農夫和廚房仔等。我甚至不知道這叫做 Hip Hop,只是單純地根據聽感來判斷喜好。」

常言道,少年時期喜愛的歌曲總是影響自己最深刻,MC 在 Hip Hop 上吸收的養分,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的歌手之路。「當時歐美流行的創作方式通常是一位饒舌歌手,搭配一位歌手負責副歌。我覺得副歌非常有型,尤其是不同的轉音,令我開始欣賞 R&B。」

他也不轉彎抹角表示,自己喜歡 show off 的性格:「R&B 本身就是一種 show off,只是需要以看似輕鬆的方式 show off。在寫歌時,我覺得這種風格給了我很大的啟發。」

訪問當天 Besides 準備了一個清單(圖2),透過翻查 MC 出道前大量 busking 片段,猜測 MC 的音樂品味。清單涵蓋歐美(James Bay、Jason Mraz、Bruno Mars…)、華語(周杰倫、李榮浩、華晨宇…)、本地(方大同、陳奕迅、張敬軒…)。現在開始創作的 MC,又受誰影響最大?

「我聽太多周杰倫和方大同等 R&B ,一定深受他們影響。」MC 認真起來,緩緩解釋自己是一個非常喜歡聽人聲的人,所以有不少創作偏好,都由模仿周杰倫和方大同的人聲處理開始。

「例如方大同的《愛在》有一段非常厲害的 adlib,這些元素特別吸引我去寫出來。又或者《與我無關》,最後那段『切記切記』,就是參考周杰倫會加一些碎嘴或半 rap 元素的習慣。這樣的處理很有趣,能讓故事有第二種結尾。」

但如果放在自己的創作習慣,MC 特別提到 Jason Mraz 對自己的影響。「他雖然很多歌都朗朗上口,但他有自己的風格。大家知道流行曲結構較為工整,例如第一段和第二段主歌可以是完全重複的。但他的風格更隨性,在許多歌曲中並不是這樣處理,可能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完全不同的。因此在《小心碰頭》,爲了避免無聊,我喜歡在不同旋律間加入新元素,不只是又重複多次。」

監製 Gareth Chan 曾經提到,《Loser》是配合 MC 要求的 lo-fi 作品。當歌曲數量越來越多,踏上唱作人大道的 MC 反而不會看自己想要什麼,而是缺乏什麼。「譬如《小心碰頭》,是因爲我沒有一首 6/8 的歌。又有時候從演唱會的角度出發,我會思考在一個完整的演唱會編排缺少了什麼。每一次的需求都是不同的。」

而了解一個歌手的想法,其中一個最直接的途徑,就是透過作品呈現的感覺和歌詞。MC 卻早在不同訪問提到,自己很少干預填詞人創作。「我會盡量給每個崗位最大的自由。作曲人有自己的想法,然後將這首曲交給填詞人發揮自己的創意。這就像是搭配衣服一樣,然後再由我來加上聲音,這個過程才有趣。」

云云作品中,MC 直言只有兩首歌曾經表達過自己想表達的內容——《老派約會之必要》和《七點半的陽光》。「如《老派》是因為作曲有一個轉調,我希望能夠呈現一種跨時代的感覺,表達古代與現代愛情的交織。」

唱出他人的故事 ◢

如此看來 MC 不是沒有自己的想法,但現階段的他,更享受代入別人的故事,而不是唱自己的故事。「某程度上我覺得我的故事並不有趣。如果從我的出發點填《小心地滑》,肯定只會寫出很普通的內容。我的想像力還未足夠成熟,因此這些部分可以交給填詞人來處理。讓他們為我創作出的作品,比我自己搭配更特別。」

但 MC 不會否定未來參與更多的可能性。「相信未來我一定會推出一張所謂的概念專輯,圍繞著某個想法發生,到了那個時候就會有影響。」

只是可以肯定的是,MC 並不打算操之過急,他笑言:「畢竟我也才出道幾年而已。」

下回繼續了解 MC 對「流行」的見解,喜歡的話請多分享給留意 MC 的朋友。

Posted by

in

w

我的購票車

暫未有加入門票

小計
$0.00
0